孩子的社交状态会直接影响他的心理健康,如果孩子在学校和同学相处不好,会产生孤独、焦虑的情绪,甚至影响学习。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社交心理健康,帮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。
首先,教孩子 “学会尊重”。尊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,家长要教孩子尊重他人的想法、感受和习惯。比如和同学一起玩游戏时,不要只按自己的规则来,要听听同学的意见;同学有困难时,主动伸出援手。家长可以通过日常小事引导孩子,比如家里来了客人,教孩子主动打招呼、礼貌待人。
其次,教孩子 “正确处理矛盾”。孩子和同学相处时,难免会发生矛盾,家长要教孩子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。比如孩子和同学吵架了,不要让孩子 “以牙还牙”,而是引导孩子冷静下来,想想吵架的原因,然后主动和同学沟通:“刚才我可能有点着急,说了不好的话,对不起,我们和好吧”。如果孩子不知道怎么沟通,家长可以和孩子模拟沟通场景,教孩子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,怎么倾听同学的意见。
最后,鼓励孩子 “主动社交”。有些孩子比较内向,不愿意主动和同学交往,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,比如学校的运动会、兴趣小组,让孩子在活动中认识更多同学,逐渐打开心扉。家长也可以邀请孩子的同学来家里玩,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和同学相处,提升社交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