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家长觉得 “领导力” 只有 “当领导” 的孩子才需要培养,其实领导力是一种综合素质,包括组织能力、协调能力、沟通能力、决策能力等,对每个孩子的未来发展都很重要。即使孩子不 “当领导”,具备领导力也能让孩子在团队中更好地合作,在生活中更好地解决问题。家长可以通过日常小事,培养孩子的领导力,具体方法如下:
首先,“让孩子当‘家庭小管家’”,培养组织能力。家长可以让孩子负责一些家庭事务,比如每周让孩子安排一次家庭晚餐,让孩子决定晚餐吃什么、买什么食材、怎么分配家务(比如爸爸买菜、妈妈做饭、孩子洗碗);每月让孩子组织一次家庭活动,比如周末去公园玩、去看电影、去亲戚家做客,让孩子负责制定活动计划(比如活动时间、地点、路线)、准备活动所需的物品(比如零食、水、玩具)。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需要组织协调家庭成员,安排各项事务,能有效培养组织能力和决策能力。
其次,“让孩子参与‘团队项目’”,培养协调与沟通能力。家长可以让孩子和小伙伴一起完成一些团队项目,比如一起搭积木、一起做手工、一起表演节目。比如孩子和小伙伴一起搭积木,要搭建一个 “城堡”,需要孩子和小伙伴分工合作(比如有的负责搭城墙、有的负责搭塔楼、有的负责装饰),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需要和小伙伴沟通想法、协调分工,遇到矛盾时还要学会解决问题(比如小伙伴对搭塔楼的方法有不同意见,孩子需要和小伙伴一起讨论,找到大家都认可的方法)。通过团队项目,孩子能培养协调能力、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最后,“让孩子‘自己解决问题’”,培养决策能力。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,家长不要立刻帮孩子解决,而是引导孩子自己思考、自己做决定。比如孩子和小伙伴吵架了,家长可以问孩子:“你觉得为什么会吵架?”“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?”“如果这样做,会有什么结果?” 引导孩子分析问题、思考解决方案、做出决策。比如孩子想参加学校的社团,不知道选哪个,家长可以问孩子:“你喜欢什么?”“每个社团的活动内容是什么?”“你觉得哪个社团更适合你?” 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做出决策。通过自己解决问题,孩子能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决策能力,这也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