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商培养:让孩子 “认识钱、会管钱、用好钱”

2025-09-21 10
核心提示:现在很多孩子对 “钱” 没有概念,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,花钱大手大脚,甚至出现 “攀比消费”“乱花钱” 等问题。财商培养能让孩

现在很多孩子对 “钱” 没有概念,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,花钱大手大脚,甚至出现 “攀比消费”“乱花钱” 等问题。财商培养能让孩子正确认识金钱,学会管理金钱,培养节约意识和理财能力,为未来的财务独立打下基础。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
(1)从 “认识金钱” 开始,让孩子了解钱的 “来源与价值”

  • 教孩子 “认识货币”:给孩子准备不同面额的人民币(纸币和硬币),让孩子认识 “1 元、5 元、10 元、20 元、50 元、100 元”,知道不同面额货币的价值,比如 “10 元可以买两本 5 元的笔记本”“100 元可以买 10 支 10 元的钢笔”。可以通过 “模拟购物” 游戏,让孩子进一步了解货币的价值,比如家长当 “店主”,孩子当 “顾客”,孩子用不同面额的货币购买玩具、文具等。

  • 让孩子了解 “钱是怎么来的”:很多孩子以为 “钱是从银行里取出来的”“钱是爸爸妈妈从口袋里拿出来的”,不知道钱是通过劳动换来的。家长可以告诉孩子:“爸爸妈妈每天去上班,通过努力工作获得工资,工资就是我们的钱,我们用工资买食物、衣服、玩具等。” 还可以带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(如果条件允许),或者让孩子观察自己工作的场景,让孩子直观地了解 “劳动创造财富”。

(2)通过 “零花钱管理”,让孩子学会 “管钱”

  • 给孩子 “适量零花钱”:根据孩子的年龄给孩子零花钱,比如小学低年级(1-3 年级)每周 5-10 元,小学高年级(4-6 年级)每周 10-20 元,中学阶段每周 20-50 元。零花钱的金额要适中,不要太多,以免孩子养成乱花钱的习惯;也不要太少,以免孩子觉得零花钱没意义。

  • 教孩子 “分配零花钱”:让孩子把零花钱分成三部分:“消费钱”(用于购买自己喜欢的小物品,比如零食、玩具)、“储蓄钱”(存入存钱罐,用于购买价格较高的物品,比如喜欢的书籍、文具)、“爱心钱”(用于帮助他人,比如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、给流浪动物买食物)。比如孩子每周有 10 元零花钱,可以分配为 “消费钱 4 元、储蓄钱 5 元、爱心钱 1 元”。家长可以帮孩子准备三个存钱罐,分别标注 “消费”“储蓄”“爱心”,让孩子养成分类管理零花钱的习惯。

  • 让孩子 “记录零花钱收支”:给孩子准备一个 “零花钱记账本”,让孩子记录每次零花钱的 “收入”(比如每周的零花钱、帮家里做家务获得的奖励)和 “支出”(比如买了什么东西、花了多少钱)。比如孩子买了一支 3 元的笔,让孩子在记账本上写 “支出:3 元,买笔”。通过记账,让孩子了解自己的零花钱花在哪里,学会合理安排零花钱。

(3)引导孩子 “理性消费”,让孩子学会 “用好钱”

  • 教孩子 “区分‘需要’和‘想要’”:很多孩子购物时,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买,分不清 “需要” 和 “想要”。家长可以教孩子:“‘需要’是生活中必须有的东西,比如食物、衣服、课本;‘想要’是喜欢但不是必须有的东西,比如玩具、零食、好看的贴纸。” 购物前,让孩子先思考 “这个东西是‘需要’还是‘想要’”,如果是 “想要”,可以考虑 “是不是真的喜欢”“有没有钱买”“买了之后有没有用”,避免冲动消费。

  • 让孩子 “体验‘延迟满足’”:当孩子想要购买价格较高的物品时,比如喜欢的玩具需要 100 元,而孩子的储蓄钱只有 50 元,家长可以引导孩子 “慢慢储蓄”,等储蓄钱够了再买,让孩子体验 “延迟满足”。比如孩子每周储蓄 5 元,需要 20 周才能攒够 100 元,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会学会耐心等待,珍惜来之不易的物品,避免乱花钱。

社区服务经理会员以上级别免费发布广告资讯,查看详情
更多>同类家长学堂
  • kaosheng
    加关注12
  • 发展普惠教育,促进教育公平。打造全龄段一站式考生服务平台!
推荐图文
推荐家长学堂
点击排行
广告推广
租客网
考生网招募:携手共创教育普惠新未来,抢占社区服务先机
考生网招募:携手共创教育普惠新未来,抢占社区服务先机
一站式考生服务平台
考生网全国招募社区服务经理
考生网全国招募社区服务经理
考生网全国招募社区服务经理
全面发展普惠教育,打造一站式考生服务平台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用户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版权声明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粤ICP备15038604号  | 备案图标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802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