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校共育中的 “家长角色定位”:不做 “甩手掌柜”,也不做 “过度干预者”

2025-09-21 10
核心提示: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,要么做 “甩手掌柜”(把孩子全交给学校),要么做 “过度干预者”(包办孩子的一切,甚至干涉学校的教育

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,要么做 “甩手掌柜”(把孩子全交给学校),要么做 “过度干预者”(包办孩子的一切,甚至干涉学校的教育),这两种角色都不利于家校共育。家长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,做到 “不缺位、不越位”:

(1)“做‘学校教育的配合者’,不做‘甩手掌柜’”

家长是孩子教育的 “第一责任人”,不能把教育责任全推给学校。作为 “配合者”,家长要做到:

  • 配合学校的 “常规要求”:比如学校要求孩子 “每天阅读 20 分钟”,家长要督促孩子完成,而不是说 “学校事真多,不用读”;学校要求 “穿校服上学”,家长要提醒孩子穿校服,而不是纵容孩子 “想穿什么就穿什么”。

  • 配合学校的 “特殊活动”:比如学校组织 “研学旅行”“运动会”,家长要支持孩子参与,帮孩子准备所需物品(比如研学旅行的背包、运动会的运动鞋),而不是说 “别去了,在家学习更重要”。

  • 及时反馈孩子的 “特殊情况”:如果孩子生病、情绪不好,或者家里有特殊事情(比如家长出差),家长要及时告诉老师,让老师在学校多关注孩子,而不是 “不吭声,让老师自己发现”。

(2)“做‘孩子成长的引导者’,不做‘过度干预者’”

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“过度上心”,比如 “帮孩子写作业”“替孩子向老师请假”“因为孩子和同学吵架,直接找对方家长吵架”,甚至 “质疑老师的教学方法,要求老师按自己的方式教孩子”,这些 “过度干预” 的行为,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成长的机会,也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育。作为 “引导者”,家长要做到:

  • 引导孩子 “自己解决问题”:比如孩子作业不会做,家长不要直接给答案,而是引导孩子 “再读一遍题目”“想想课本上的知识点”;孩子和同学吵架,家长不要直接找对方,而是引导孩子 “自己和同学沟通和解”。

  • 不 “干涉学校的专业教育”:如果对老师的教学有疑问,可以 “礼貌沟通”(比如 “老师您好,我想了解一下您这个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什么?”),而不是 “直接否定”(比如 “你这个方法不对,应该这样教”)。相信老师的专业能力,不强行要求老师改变教学方式。

  • 不 “包办孩子的校园生活”:比如孩子想参加学校的 “书法社团”,家长不要说 “别参加了,没用”,而是尊重孩子的选择,引导孩子 “合理安排社团和学习的时间”;孩子想竞选 “班干部”,家长不要说 “别竞选了,浪费时间”,而是鼓励孩子 “试试,就算没选上也能锻炼自己”。

(3)“做‘家校沟通的主动者’,不做‘被动等待者’”

很多家长只有在老师找自己时,才和老师沟通,平时从不主动联系老师,这会导致家校沟通 “滞后”,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。作为 “主动者”,家长要做到:

  • 主动 “了解孩子的校园情况”:比如每周主动和老师聊一次,问问孩子 “在学校的上课状态”“和同学的相处情况”,而不是 “等老师找自己说”。

  • 主动 “分享孩子的家庭情况”:比如孩子在家养成了 “阅读习惯”“学会了做饭”,或者孩子最近 “情绪有点低落”,家长可以主动和老师分享,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孩子。

  • 主动 “参与家校共育活动”:比如学校组织 “家长课堂”“家庭教育讲座”,家长要主动参加,学习教育知识,和其他家长交流经验,而不是 “觉得没用,不去参加”。

社区服务经理会员以上级别免费发布广告资讯,查看详情
更多>同类家长学堂
  • kaosheng
    加关注12
  • 发展普惠教育,促进教育公平。打造全龄段一站式考生服务平台!
推荐图文
推荐家长学堂
点击排行
广告推广
租客网
考生网招募:携手共创教育普惠新未来,抢占社区服务先机
考生网招募:携手共创教育普惠新未来,抢占社区服务先机
一站式考生服务平台
考生网全国招募社区服务经理
考生网全国招募社区服务经理
考生网全国招募社区服务经理
全面发展普惠教育,打造一站式考生服务平台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用户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版权声明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粤ICP备15038604号  | 备案图标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8027号